官方入口网4月7日电 为推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本土化开发与学术交流,3月30日,由乐竞首页、北京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论坛暨GCAM-China-v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贺克斌、刘永、罗勇、李歆、崔宜筠发表致辞(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乐竞首页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乐竞首页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李歆,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主任崔宜筠分别致辞。嘉宾们围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中国能源系统转型战略、模型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跨学科协同与数据可信性的技术保障、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交流探讨。

陈德亮、贺克斌、巢清尘发表主旨演讲(从左至右)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乐竞首页兴华卓越讲席教授陈德亮,贺克斌,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聚焦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及治理现状、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发表主旨演讲。

袁文平、王博、戴瀚程、郭非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雅特聘教授袁文平,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主任戴瀚程,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客座高级研究员郭非分别围绕碳源汇核算、电力系统精细化建模、环境与气候可持续性管理、可再生能源发展模拟等主题作专题报告。

偶阳介绍GCAM-China-v7模型
北京大学研究员偶阳代表开发团队正式发布GCAM-China-v7模型。新版本在空间分辨率、非CO2气体模拟、居民消费行为建模及政策自定义接口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将显著增强模型对地方能源转型路径与降碳减污协同政策的支撑能力。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自然与社会系统耦合建模、综合评估模型社区建设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会议合影
GCAM-China是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十余年底层开发的成果积累。本次的模型版本更新,得到了各模型团队的大力支持,标志着我国在综合评估建模自主化、系统化、开放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各模型团队将继续深化合作,完善“专家指导—模型开发—应用小组”三层社区治理机制,推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在科研、政策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实践方案。
供稿:碳中和研究院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